引言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在这一天,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通过团扇这一传统工具,亲身体验和探索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暑节气简介
节气时间
大暑在每年的公历7月22日至24日之间,标志着夏季的高潮。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升高,正值“三伏天”中的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节气特点
- 气温高:大暑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在3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超过35℃。
- 湿度高:大暑时节,空气湿度较大,人们容易出现中暑、头晕、乏力等症状。
- 雨量多:大暑期间,我国南方地区多雨,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团扇文化
团扇的起源
团扇,又称宫扇、扇子,起源于中国,是一种以扇骨、扇面、扇柄等部分组成的传统手工艺品。团扇的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
团扇的特点
- 形状:团扇多为圆形,寓意团圆、和谐。
- 材质:扇骨多为竹、木、骨等,扇面则有丝绸、纸张、布料等。
- 画工:团扇上常绘有山水、花鸟、人物等图案,富有艺术价值。
幼儿园里的团扇活动
活动目的
- 让小朋友们了解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
- 培养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内容
- 认识团扇:教师向小朋友们介绍团扇的起源、特点、制作方法等。
- 制作团扇:小朋友们亲手制作团扇,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
- 扇舞表演:小朋友们手持团扇,表演扇舞,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案例
案例一:制作团扇
- 材料准备:竹条、丝绸、颜料、画笔、剪刀等。
- 制作步骤:
- 将竹条剪成合适的长度,制作成扇骨。
- 在丝绸上绘制喜欢的图案,晾干后剪下。
- 将丝绸粘贴在扇骨上,制作成扇面。
- 安装扇柄,完成团扇制作。
案例二:扇舞表演
- 音乐选择:选择一首欢快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
- 舞蹈编排:根据歌曲节奏,编排扇舞动作。
- 表演过程:小朋友们手持团扇,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表演。
总结
通过大暑节气幼儿园里的团扇活动,小朋友们不仅了解了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还学会了制作团扇和扇舞表演。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