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这座位于河北省南部的千年古郡,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在节日的氛围中,冀州的古韵得以传承和发扬,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一、冀州的历史底蕴
冀州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属于晋东阳地。汉高祖刘邦时期,信都郡治迁至冀州,成为冀州的前身。三国时期,冀州成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至今,冀州老城区仍保留着许多历史建筑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如国营照相馆、百货公司、城关人民饭店、新华书店等,这些建筑真实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的时代风貌,承载着几代冀州人的记忆。
二、节日里的冀州古韵
1. 古韵新风年俗文化大集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至腊月二十八,冀州都会举办“古韵新风”年俗文化大集。活动现场,年画、对联、福字、肉类、坚果、糖果等年节物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采购。此外,还有炸馓子、炸年糕、糖葫芦等传统特色小吃,以及冀州剪纸、冀州陶艺、冀州鼓吹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让人们在购买年货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
2. 三皇炮捶、常山战鼓等民俗表演
在冀州,三皇炮捶、常山战鼓等民俗表演是节日里不可或缺的节目。这些表演不仅展示了冀州的传统文化,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在古韵新风年俗文化大集上,这些民俗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让人们感受到了冀州古韵的魅力。
3. 非遗文化传承
冀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冀州剪纸、冀州陶艺、冀州鼓吹乐等。在节日里,这些非遗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例如,冀州剪纸艺人康晓燕现场剪起了花鸟鱼虫、十二生肖、麒麟送子、五谷丰登等各类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
三、冀州古韵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冀州古韵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保护和传承冀州古韵,冀州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提升街区的文化氛围和旅游吸引力。
- 积极引入非遗和传统文化展示空间,丰富街区的文化内涵。
- 打造文化旅游环线,将冀州老街与古城遗址文化公园相连接,构成旅游闭环线。
冀州古韵,节日里的千年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期许。相信在冀州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冀州古韵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