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寒露便正式来临。寒露时节,气温逐渐降低,露水增多,大自然呈现出一片凄美而宁静的景象。在这个节气里,传统习俗与特色美食相互交融,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寒露节气的传统习俗
1. 赏菊
寒露时节,菊花盛开,各地纷纷举办菊花展,人们赏菊、品菊、吟菊,感受秋天的韵味。赏菊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古人认为,菊花能“延年益寿”,因此在寒露时节赏菊,寓意着祈求健康长寿。
2. 吃螃蟹
寒露时节,螃蟹肥美。古人有“蟹肥菊黄时”的说法,形容此时螃蟹的鲜美。吃螃蟹不仅可以品尝美食,还能强身健体。螃蟹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滋阴清热、补益肝肾的功效。
3. 穿棉衣
寒露时节,气温逐渐降低,人们开始添加衣物。民间有“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提醒人们注意保暖。在这个时节,穿棉衣、戴围巾、手套等,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
4. 食莲藕
莲藕是寒露时节的时令蔬菜,具有清热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民间有“莲藕赛白玉”的说法,形容莲藕的鲜美。在寒露时节,人们喜欢将莲藕炖汤、炒菜,或是做成藕盒、藕饼等美食。
寒露节气的特色美食
1. 蟹黄豆腐
蟹黄豆腐是寒露时节的传统美食,以豆腐为主料,蟹黄为辅料,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制作方法如下:
材料:
- 豆腐 1块
- 蟹黄 适量
- 青蒜 适量
- 盐 适量
- 鸡精 适量
- 食用油 适量
步骤:
1. 将豆腐切成小块,焯水备用。
2. 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放入蟹黄翻炒至熟。
3. 加入青蒜、盐、鸡精调味,翻炒均匀。
4. 将炒好的蟹黄倒入装有豆腐的碗中,放入蒸锅中蒸煮5分钟。
5. 取出后撒上葱花即可食用。
2. 莲藕炖排骨
莲藕炖排骨是一道养生佳肴,具有补中益气、滋阴润燥的功效。制作方法如下:
材料:
- 排骨 500克
- 莲藕 1根
- 姜适量
- 大葱适量
- 盐适量
- 鸡精适量
- 食用油适量
步骤:
1. 排骨洗净,焯水去血沫。
2. 莲藕去皮,切成块状。
3. 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放入姜、大葱爆香。
4. 加入排骨翻炒至变色。
5. 加入莲藕、盐、鸡精,倒入适量水,大火烧开。
6. 转小火炖煮1小时左右,待排骨熟烂即可。
3. 菊花糕
菊花糕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传统糕点,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的作用。制作方法如下:
材料:
- 糯米粉 500克
- 粉糖 适量
- 菊花 适量
- 水 适量
步骤:
1. 糯米粉、粉糖、水混合,揉成面团。
2. 菊花洗净,晾干,研磨成粉末。
3. 将菊花粉末加入面团中,揉匀。
4. 将面团分成小块,搓成小球,放入蒸锅中蒸熟。
5. 蒸熟后,取出晾凉,即可食用。
寒露节气,传统习俗与特色美食相互交融,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在这个季节里,让我们共同感受寒露的韵味,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