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客家文化地方风情
惠州,作为我国客家人聚居的城市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大多源于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带来的传统,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了土著少数民族的风俗,以及与其他地区民系的交流成果。这使得客家文化在传承和变异中,呈现出丰富多彩、万象纷呈的特色。
服饰文化
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农村女子普遍系着的一种围裙,既可掩腹,下摆宽及两侧,上端缝花刺绣,姑娘梳辫,少妇盘髻。
节日习俗
惠州民间主要的传统节日,按民间的说法是每月(农历)一节,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这些节日既有汉民族传统节俗的自然延续和翻版,又体现了惠州地方传统文化的特征。
春节
惠州春节的扫尘、守岁、拜年,元宵观灯,清明祭墓,端午赛龙舟、吃棕子、挂菖蒲艾蒿,七月十四醮事、祭鬼,八月十五拜月亮、吃月饼等,都与汉族大部分地区相同。
客家酒俗文化
客家人十分好客,亲朋戚友到来,都喜欢以家酿米酒相待。这种米酒又称”水酒”,初开坛提取的酒称之为酒娘,度数不高,但后劲大。
客家民俗文化
客家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还有一些地方性的神社祭会、农事会,如观音诞、伯公诞、灶君节以及天穿节、立秋节等。
元宵节
元宵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赣南客家地区在元宵节前后也流传着丰富多彩的节庆习俗,如上犹梅岭温氏花灯习俗。
上犹梅岭温氏花灯习俗
上犹梅岭温氏花灯是满清顺治年间从广东省嘉应洲长乐县返迁的客家人闹的花灯,迄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花灯中有许多传承子嗣的表现形式,客家人通过元宵节闹花灯的习俗来庆祝家族兴盛,祈盼添丁。
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其节日文化在客家地区同样有着独特的表现。如梅州学做清明粄,传承客家味。
清明粄制作
清明粄是客家特色美食,活动伊始,志愿者向大家讲述了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随后介绍了本次活动使用到的主要材料,讲解了艾粄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
在现代社会,客家文化依然在传承和发展。通过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客家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客家地区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不仅展示了客家人的勤劳、朴素、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