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这座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城市,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片土地上,诸多独特的节日与民俗代代相传,成为鹰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带您揭秘鹰潭那些鲜为人知的特色节日与民俗。
一、余江木雕:千年传承的技艺
鹰潭的雕刻技艺始于汉唐,至明末闻名,清末因佛教木雕而达鼎盛。余江木雕,作为鹰潭的传统工艺,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其表现形式多样化,常用的技法主要有平面浮雕、圆雕、半圆雕、透空雕、阴刻等。木雕主题多样化,多见于民间生活习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及山水风景、花鸟鱼虫、祥禽瑞兽等。
二、打麻滋:独特的传统美食
麻滋,是鹰潭特有的传统美食。在遇到大事时,人们会起个大早,打好麻滋招待客人。制作麻滋的过程需要多人合力,先蒸好糯米饭,再放入容器中打成团。虽然现在有制作麻滋的机器,但许多地方依然保留着原始的方法。做好的麻滋又香又糯,粘上白糖,甜到心里。
三、瓦子灯:中秋的独特风俗
瓦子灯,是鹰潭特有的中秋风俗。在中秋夜晚,家人会一起去看瓦子灯。瓦子灯由村里的德高望重的老人点燃,每个人都会往瓦子灯里加一把柴火,谓之添柴(财)。然后又往熊熊大火上泼油洒盐,火头直冲云霄,谓之旺柴(财)。熄灭推倒后谓之碎碎(岁岁)平安。
四、月湖灯彩:闹花灯的习俗
月湖灯彩,又名月湖区花灯,是月湖区民间节日文化活动的一大特色文化产品。据地方史料记载,闹花灯习俗自宋朝开始,每逢春节、元宵佳节,月湖区城乡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示祥和喜庆。
五、信江石雕:独特的工艺品
信江石雕,是鹰潭信江流域的一种独特工艺品。据贵溪县志记载,宋朝当地就有人从江底捞起这种黄色玉石雕琢成器,献与朝廷。信江石雕色彩丰富,以黄、白为主,品质高的黄蜡石(冻蜡)因质色近似田黄,被誉为“黄玉”。
六、鹰潭水麯果仂:清明节的特色食品
鹰潭水麯果仂,又称水麯果、清明果,是月湖区民间饮食的一大特色产品。每年的清明节前,月湖区农村的家家户户都要包水麯果仂。这种习俗自宋代以来一直延续至今,已成为当地民间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七、古越风华端午游:端午节的独特体验
在鹰潭龙虎山景区举办的古越风华端午游主题活动,让游客在丰富有趣的民俗活动中,解锁传统文化的魅力。游客可以参与角色扮演、龙舟巡游、发五彩绳、菖蒲、艾叶、艾草香囊等传统小礼品等活动,感受端午节的独特氛围。
八、中秋特色活动:摸秋与烧瓦子灯
在中秋节期间,鹰潭地区有独特的摸秋和烧瓦子灯活动。摸秋,是一种偷东西的游戏,孩子们在夜晚打着火把,分工合作,选择地点,有人放风,有人搬运,有人采摘,有人只管吃。烧瓦子灯,则是中秋之夜烧制的一种大型灯饰,寓意着吉祥和美好。
总之,鹰潭的节日与民俗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为鹰潭增添了魅力,也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