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临近,人们纷纷开始筹备各种庆祝活动。然而,在这一欢乐祥和的氛围中,一些不良现象也随之而来,诸如“节日病”。为了营造一个廉洁、健康的节日氛围,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廉洁过节的教育和监督。
一、什么是节日病?
节日病是指在节日期间,人们由于过度消费、攀比心理、不良风气等原因,导致身心健康受损的现象。具体表现为:
- 过度消费:人们在节日期间,为了送礼、聚会等,往往不计成本地消费,导致经济负担加重。
- 攀比心理:部分人在节日期间,过于关注他人的物质条件,产生攀比心理,导致心态失衡。
- 不良风气:一些人在节日期间,借机敛财、违规操作,破坏了社会风气。
二、廉洁过节的必要性
- 维护社会风气:廉洁过节有助于遏制腐败现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保障身心健康:过度消费、攀比心理等不良现象容易导致身心健康受损,廉洁过节有助于人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关注身心健康。
- 传承优良传统:廉洁过节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一部分,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如何廉洁过节?
-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盲目攀比,理性消费。
- 加强廉洁自律: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廉洁自律规定,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 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廉洁过节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们的廉洁意识。
- 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廉洁过节规定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形成震慑。
四、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则关于廉洁过节的案例:
某单位在春节期间,要求全体职工严禁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严禁公款吃喝、旅游、娱乐等活动。在此期间,单位领导带头执行廉洁自律规定,坚决抵制不良风气。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该单位成功度过了一个廉洁、祥和的春节。
五、总结
节日病来袭,廉洁过节刻不容缓。我们要充分认识廉洁过节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廉洁自律规定,共同营造一个廉洁、健康的节日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