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这座位于福建省东南部的城市,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节日风俗。漳州的节日风俗既保留了古代的传统文化,又融入了现代生活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以下是漳州几个不可错过的特色节日风俗: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节,闽南农村在节前会购买坪山柚、文旦柚或蜜柚,陈列在厅堂,到这一天才剥开分给全家人吃,以庆团圆。城乡居民在这一天晚上,都会在天井、门口或阳台上赏月、吃月饼。有的农村妇女叫女儿月下拜神,俗叫请月姑,祈求匹配良缘。现在这些古风已在新思想潮流的冲击下逐渐消除。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中国沿海一带的人,这一天要吃蟹酒,爬山登高,游览名胜,最普遍的是放风筝。到这一天人们处处都能观赏到各式各样的风筝,在天空中翱翔。旧时海澄民众还在这天晚上把灯笼系在风筝上,那时满天灯火,引为奇观。
冬至
漳州的风俗,要吃冬至糖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用糯米磨粉搓丸,放置在竹筛上。第二天清晨放入红糖锅内煮熟,作为节日早餐。旧时农在这一天还要到祠堂祭祖。
清明
清明时,闽南一带要吃春饼,做清明果、办酒茶或买糕饼祭扫祖墓。扫墓时要在墓地撒下长条纸箔,在坟地锄草、植树,并给坟堆培土,以表达对过世的亲人的怀念。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机关团体都在清明节组织到烈士墓或烈士纪念碑扫墓、献花圈,或种松树,和举行其他纪念活动。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闽南人每逢这一天,都要吃元宵圆。夜间公府街悬挂各种花灯,有鸡灯、鸭灯、鹅灯、鱼灯、南瓜灯、葫芦灯那样的固定花灯,也有风车灯、跑马灯、云龙灯、猴子灯、绞螺灯等会转动的花灯。
春节
漳州人把春节称为新正,是岁首、万物更新的一年中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黎明即起,燃放鞭炮,互道恭喜,互相拜年。早餐一般不煮新饭,而是吃除夕剩下的余饭,寓意来年有余。漳州人还会吃甜面线(长寿面),以喻长寿。春节期间,家家户户会进行祭祀祖先的活动,供桌上摆满各色糕果和鸡鸭鱼肉,中间高堆过年饭。
六月半年节
农历六月十五日,闽南农村都要吃半年圆。这种圆丸只有冬至圆的一半大,不带汤,多染成朱红色。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添上丰盛菜肴,合家进行半年小围炉。
总结
漳州的节日风俗丰富多彩,每一项风俗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好愿景。无论是中秋的团圆、重阳的登高,还是冬至的祭祖、清明的扫墓,这些节日风俗都体现了漳州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对于外地游客来说,了解和体验这些节日风俗,无疑是一次深入了解漳州文化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