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不仅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著称,更以其独特的传统节日习俗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在这片充满闽南风情的土地上,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莆田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春节:做岁习俗,喜庆团圆
在莆田,春节被称为“做岁”,这里的春节习俗独具特色,充满了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线面宴
正月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会吃一碗寓意长寿和吉祥的线面。这碗线面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线面上放满了各种煮熟的配料,如香菇、黄花菜、紫菜、摊鸡蛋、猪肉、油炸豆腐、花生等。这些配料要就着线面吃,才符合礼节。
初一早游春
早饭后,人们穿上新衣,上街游玩,或去逛寺庙,这就是“初一早游春”。这一天,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初四做大岁
初四,人们又过一次年。这天人们又吃年夜饭,初五早上又吃线面,这就是“正月初四做大岁”。这一习俗源于明代倭寇屠城的历史,至今已有近500年。
元宵:闹元宵,喜庆团圆
元宵节是莆田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特色活动丰富多样。
元宵游灯
莆田元宵节的一个特色是“元宵游灯”,而不是“观灯”。在这里,观灯的人站着看,不用走,而灯却被举着扛着,排成长龙环游。
莆仙戏剧
元宵期间,很多地方都会请莆仙戏剧团去演戏,酬神祈福。
清明:扫墓祭祖,缅怀先人
清明时节,莆田人都会扫墓祭祖,缅怀先人。
清明龟
清明时节,特色食品是“清明龟”。仙游清明龟是用糯米和鼠曲草磨粉为皮,包上绿豆加糖煮熟的馅。
莆田元宵节:非遗文化的盛宴
莆田元宵节以其时间跨度长、活动规模大、群众参与多等特色而闻名。从正月初三到二月初二,每天都有不同村庄、不同姓氏以不同形式闹元宵,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的民俗活动汇聚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嘉年华。
元宵游灯习俗
枫亭元宵游灯习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枫亭元宵游灯始于宋代,不同于各地的元宵灯节,枫亭元宵游灯习俗汇集了篝火、社火、放灯、游神、傩舞等多种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
非遗项目
目前,元宵节相关的非遗项目国家级有6个;省级非遗项目12个;市级非遗项目有11个。
总结
莆田的传统节日习俗,是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文化瑰宝。这些节日不仅丰富了莆田人民的生活,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这个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中,我们看到了莆田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