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五一假期是广大人民群众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时刻,但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这段时间也是廉洁自律的关键时期。随着节日临近,党员干部需时刻警惕“微腐败”风险,确保度过一个风清气正的假期。
一、什么是“微腐败”
“微腐败”是指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利用职务之便,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社会风气。这些行为虽然看似微小,但累积起来,会对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严重损害。
二、五一假期“微腐败”风险点
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党员干部在节日期间,可能面临亲朋好友赠送礼品、礼金的情况。一旦接受,就可能触犯纪律红线。
公款吃喝、旅游:一些单位可能会利用公款组织聚餐、旅游等活动,这不仅浪费公共资源,还可能滋生腐败。
违规发放福利:部分单位在节日期间,可能会违规发放购物卡、消费券等福利,这同样属于“微腐败”行为。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党员干部在节日期间,可能会利用职务之便,为亲朋好友谋取不正当利益。
三、党员干部如何防范“微腐败”
加强思想教育: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严格执行纪律规定: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抵制各种“微腐败”行为。
加强监督检查: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畅通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微腐败”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四、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起五一假期“微腐败”案例:
案例:某单位负责人在节日期间,违规组织公款旅游,并接受下属单位赠送的礼品、礼金。经查实,该负责人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启示:党员干部要引以为戒,时刻保持警惕,坚决抵制“微腐败”。
五、结语
五一假期,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严防“微腐败”风险。让我们共同努力,度过一个风清气正的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