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食品消费进入旺季。为确保市民在节日期间的饮食安全,各地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抽检。本文将揭秘端午节期间食品安全抽检结果,并提醒消费者注意潜在隐患。
一、抽检范围与结果
1. 抽检范围
本次抽检覆盖了农贸市场、超市、生鲜店、食杂店、中小餐饮店等五十余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涉及糕点、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肉制品等14个食品大类53个细类共200批次。
2. 抽检结果
- 粽子:共抽检粽子31批次,涉及国内著名品牌和地方品牌,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 咸鸭蛋等蛋制品:抽检11批次,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 绿豆糕等其他糕点产品:抽检8批次,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 糕点:发现1批次糕点过氧化值超标,总体合格率99.5%。
二、潜在隐患
1. 过氧化值超标
过氧化值超标的原因主要有:产品用油已经变质、所用原料植物油精炼不到位或是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导致脂肪氧化。
2. 过期、三无食品
部分食品存在过期、三无等问题,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3. 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部分食品存在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注意查看配料表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三、消费者注意事项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购买粽子等端午食品要选择正规且信誉度好的商超、官方电商平台,避免在流动摊贩或无资质商家处采购。
2. 查看包装标识
仔细核对产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不购买三无产品。
3. 注意食品储存
按照包装上贮存方法储存食品,不要超过保质期。常温粽子一般可在室内阴凉处存放,也可在冰箱冷藏室存放。
4. 控制食用量
粽子中淀粉、糖分和脂肪含量较高,老人、儿童及肠胃功能较弱者应适量食用。
5. 注意消费维权
购买端午热销食品时请妥善保存发票等有效购买凭证,如遇消费纠纷,可先与商家沟通协商,提出合理诉求。
四、总结
端午节期间,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提高警惕,注意查看食品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确保自身饮食安全。同时,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为广大市民营造安全放心的节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