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各类节令食品迎来消费高峰。为保障群众节日期间饮食安全,各地市场监管局纷纷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和抽检行动,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专项检查,全面排查风险隐患
1. 紧盯重点品类,排查风险隐患
针对端午节期间热销的粽子、肉制品、奶制品、酒类、蔬菜、水果等重点品类,以及农贸市场、商超、餐饮单位等重点场所,进行全面摸排与科学取样。执法人员深入镇域内各大超市、集贸市场,对食品经营单位开展全面检查。
2. 覆盖重点场所,压实主体责任
执法人员深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超市、小食杂店、农村集市、学校幼儿园食堂、养老机构食堂、为老服务餐厅、职工食堂等,全面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场所的环境、生产操作过程、索证索票、添加剂使用、食品标签信息、贮存条件等。
3. 强化宣传引导,共建食安防线
执法人员积极向消费者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醒大家在购买节日食品时,选择正规商家,注意查看食品标签标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共同维护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二、抽检风暴,筑牢安全防线
1. 严格食品溯源管理
检查食品经营者的进货查验记录与索证索票情况,确保每一批次食品都来源清晰、去向可查,从源头杜绝三无食品流入市场。
2. 规范食品标识检查
仔细核对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标签标识信息,严防虚假标注、篡改生产日期、销售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
3. 关注商品过度包装
特别关注节日礼盒类商品,严查是否存在过度包装问题,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
4. 抽检覆盖多个环节
对食品的供货来源、包装储存等环节进行细致检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三、加强监管,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各地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检查行动,不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切实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 加大检查频次,扩大检查范围
针对节日期间热销的食品,加大检查频次和范围,确保问题食品不流入市场。
2. 加强对整改情况的跟踪复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商家限期整改到位,并跟踪复查整改情况,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3.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和宣传活动,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通过专项检查和抽检行动,各地市场监管局为广大群众营造了安全放心的节日消费环境,守护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食品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