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各类节令食品迎来销售高峰。为确保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各级市场监督管理局纷纷开展端午节食品安全专项抽检行动,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专项抽检范围与重点
本次专项抽检以节日热销食品为重点对象,覆盖辖区内商超、农贸市场等销售渠道。主要抽检的食品包括:
- 粽子
- 蛋制品(咸鸭蛋)
- 蔬菜
- 水果
- 肉
- 海鲜等6大类食品
共计抽检20批次,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全程参与,确保采样、封样、送检程序合法合规。
抽检流程与结果公示
抽检过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对食品的供货来源、包装储存等环节进行细致检查。目前,样品已全部送至第三方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将依法向社会公示。
对不合格产品,将立即启动核查处置,责令下架、召回,并依法查处。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食品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正规渠道销售的产品,注意查看食品的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是否齐全,并保留相关购物凭证。
消费者注意事项
在选购及食用过程中,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及隐患,请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以下是一些消费者注意事项:
-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粽子等端午食品要选择正规且信誉度好的商超、官方电商平台,避免在流动摊贩或无资质商家处采购。
- 查看包装标识:仔细核对产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不购买“三无”产品。
- 警惕返青粽叶:返青粽叶色泽青绿,看上去很漂亮,而正常粽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发暗发黄。返青粽叶包的粽子煮后粽香味不浓,煮后水会变绿,正常粽叶煮后水呈现淡黄色。
- 按要求储存:预包装粽子要按照包装上贮存方法储存,不要超过保质期。常温粽子一般可在室内阴凉处存放,也可在冰箱冷藏室存放。打开包装袋的粽子,应及时食用,室温存放不要超过2小时。
- 控制食用量:粽子中淀粉、糖分和脂肪含量较高,糯米做成的粽子不易被人体吸收消化,老人、儿童及肠胃功能较弱者应适量食用;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选择低糖或杂粮粽子,并严格控制食用量。
- 确保食物新鲜:若粽子出现发酸、发臭、霉变等情况,或粽叶颜色异常鲜亮(可能使用硫酸铜浸泡),应立即丢弃,切勿食用。
结语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节日食品安全,让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共同维护食品安全。